close
原文來自 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 父母不是 最好的老師
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 父母不是 最好的老師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一顆被丟到土裡,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台灣少子化一年比一年嚴重,得到太多關愛的孩子,因為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 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同時間,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卻也在增加中,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也沒有方向。父母需要更多教養的協助,易子而教、跨國交換家 庭、同村共養的潮流正在台灣各角落發生。放手真的很難,但放手後,渾身髒土的種子卻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花朵。
【文/李雪莉】
趁著週末,台北市梁醫師夫婦開車帶著國一和小五的一對女兒,沿著苗栗中海拔獅潭山區走去;途間藍腹鷴咕咕的叫聲劃越濃密的森林,引擎熱烘烘的車子停在方圓兩公里只有幾戶人家的莊園前。
梁醫師一家人不是來度假的,而是準備把女兒「寄放」在朋友陳香秀的家裡,來個「易子而教」的計劃。
都市家庭能給的生命體驗較單一,而且容易有過度溺愛孩子的情形。於是,在這短短的週末,他們的女兒們得跟著主人的孩子們,撿木柴、折樹枝來煮熱水,同時到菜園拔草、施肥、打掃羊舍、洗自己的碗。
擔任教師十多年的苗栗仁愛國小主任陳香秀,深刻感受這代小孩在中產父母的教養下,因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她的屋子裡,不管哪家的孩子,都得共同分擔家中勞務。
原本不習慣動手的都會孩子,換了環境,行為和態度也轉換了。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
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都讓父母、單親爸媽、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這一點,日本走得比我們早了多年,而且付出很大的代價。
全球知名的國際動畫大師宮崎駿,在電影中總傳達環保、反戰、希望和愛的概念,是許多父母和小孩心中的好老師。但前年他的兒子宮崎吾朗來台宣傳時,卻在媒體前如此形容宮崎駿,「他是一百分的導演,卻是個零分的爸爸。」
宮崎駿也曾在他的書《出發點》提到自己是過度工作的父親,經常深夜返家,養育兒子的工作幾乎都交給妻子負責。
他的動畫是許多父母好的教養題材,但本人卻因忙碌而無法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
日本過去的教養困境,目前也籠罩著台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透過國際扶輪社到宜蘭頭城寄宿、學中文的十九歲墨西哥女生馬文,就觀察到台灣父母的忙碌。
她和其他外國學生,三個月會換一個寄宿家庭,其中有不少家庭是週一到週五看不到爸爸或媽媽的景況。「台灣的家庭很少聚在一起吃飯,親子見面時嚴肅又有距離,沒真正的對話和交流,」習慣墨西哥大家庭生活的馬文說。
但在墨西哥,馬文父母會趁著孩子兩點下課時,小溜回家一起吃飯、談天,之後再回去工作,彼此很親密。台灣的家庭文化顯然給馬文不小的文化衝擊。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
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如果參觀過托兒所,有些畫面是很難忘懷的。五歲的孩子進到托兒所裡,一屁股栽坐地板,倚著牆角雙腳打直,眼睛偶爾瞟著老師,再瞟回自己的鞋子,似乎等著老師幫她脫鞋。
就這樣師生彼此拗了二十分鐘,僵持不下,老師大聲喝令脫鞋,學生才施點力氣把鞋脫掉。
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感受到下一代被照料得太好,她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把我們照顧好。」
她也提及,有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你脫啊、你拿啊、你餵啊」,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一位台北市北區的國小美術老師就抱怨他收到的美術作品,幾乎是家長代勞,「好像在改家長的作業」!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也延遲成長。
原子化的家庭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媒體人陳安儀前陣子陪著女兒參加班親會,現場一位父親舉手向老師提問,「能不能把課後輔導延長到八點?」
在七年前為照顧孩子辭去工作的陳安儀說,「外包教養」已是雙薪家庭的普遍現象。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兩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現象,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 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范佩貞,長期觀察台灣資優的醫學院學生家庭。
以陽明醫學院學生為例,學生父親為醫生的比例高達一五%以上。她的研究形容,醫生家庭普遍屬於高成就取向,特別是母親若是專職家庭主婦的「醫師娘」而且與 先生教育程度差別大者,容易把孩子的成就等同自己的表現。「一旦孩子在學業上失敗,就會壓垮母親,子女也容易挫折、沮喪,」她說。
孩子就像一把拉得很滿的弓,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把一生奉獻給原民部落,在蘭嶼和台東部落擔任校長的鄭漢文就深刻反省原漢價值的差異,「孩子成長過程不能只有能力的給予。」
他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人的烘托,但現代父母太強調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與他人競爭,卻忘了要學會尊重、學會秩序、學會讓步、懂得彈性與伸縮。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的父母或原子化家庭,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其中,有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 現代的同村共養,建立家庭聯盟。(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緊鄰太平洋、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這幾年重拾部落「同村共養」的精神,學校、教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概 念,鼓勵孩子不只跟同儕做「水平」 學習,也向大人進行「垂直」學習,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早在六○年代就有人以義大利城鎮做研究,發現當一個城鎮緊密的時候,生活其中的人心臟病的比例少了,人們因為彼此支持,孩子也很難變壞,整體學習氣氛也較樂觀。
多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仍是總統夫人時,就提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同村共養)的概念,認為孩子必須在社群的照顧下才有健全人格的可能。
台灣過去的農村、眷村原本就提供群體生活、多種典範的環境。
前陣子由王偉忠製作,收視破六%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說的是眷村故事。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包括王偉忠都承認,緊密的鄰里、社群就像個大家庭,有彼此扶持的溫暖。
《魔戒》譯者朱學恒是少數有眷村經驗的六年級生。他回憶眷村擴展了他的生命經驗,當他出了校園,反而容易跟跨年齡、跨背景、跨文化的家庭互動。「有人家很 窮,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朱學恒回憶。
冰冷的都市中產家庭或許無法複製農村或部落的環境,但重建社群不是不可及的夢想。
七年前,陳安儀號召網友成立台灣第一個母乳協會,讓母親彼此經驗交流、分享育兒經。
為了幫大女兒找玩伴,七年前她更組織了「Play Group」(PG);PG主要的目的是幫孩子找玩伴,同時減輕母親帶孩子的寂寞。參與PG的母親經常在週三的午後,帶著孩子們到植物園賞花、或在家裡烘焙蛋糕、甚至開車野遊玩沙。
之後,台灣各地陸續出現數個不同類型的PG;有些PG強調七歲前不給孩子看繪本與電視、不提供塑膠玩具;有些則像陳安儀的PG強調人際互動、接近大自然。
這種多元社群的確為親子關係帶來正面動能。
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趨勢二 易子而教,多元的學習典範。
這概念源自《孟子》〈離婁〉篇,認為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
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當更多家庭聚集,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
范佩貞指出,和課本或知識相比,人們的確容易接受活生生的身教,「在複雜環境裡,幫孩子尋找能接受的role model(榜樣),更顯重要。」
其實,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特別有效。台北市開平餐飲學院,就有易子而教制度的設計。
當學生違反校規,學校請家長申請學生觀護,由校內受過心理諮商等課程訓練的父母,擔任犯規孩子的指導員。
開平創辦人夏惠汶表示,會出現問題的孩子,通常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出現停滯。
在易子而教的過程中,孩子面對另一位新的教養者會較寬容,新的教養者提供的意見對孩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開平家長會會長廖惠生和兒子廖偉廷的父子關係,就在易子而教中被修補。
廖惠生曾是個掌控欲強的父親,無法忍受兒子無節制地玩線上遊戲、吃垃圾食物。他曾公開分享當時的心情,就是「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為我眼中的好小孩。」
進了開平後,廖惠生跟著夏惠汶學習親子共學的課程,他也擔任校內其他學生的指導員,理解同年紀孩子的迷惘與心情。
現在的廖惠生比較放手了,跟兒子的關係也不再緊張。為了支持兒子到義大利進修學廚藝的夢想,他還和兒子一起學義大利文,當起同班同學。
趨勢三 透過志工活動、生活的經營、大自然的相處與孩子對話。
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我希望他們最記得,一家人在大學校園,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在看書的畫面,」他說。
家不是硬體的房子而已,而是有溫馨、記憶感的「家」。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 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已開始規劃與孩子的活動與相處: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 服務。
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灣山區一些貧瘠的大石壁上,偶爾會發現綠紅交錯,外形像電風扇葉片的小毛氈苔,它的葉片上有許多腺毛,上頭有一顆顆像珍珠的圓點。
小水珠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彎下腰或雙腳跪地,拿放大鏡燈照在水珠上,才能看到狀似晶瑩剔透的珍珠。
每位孩子就像大地巧妙造出的小毛氈苔。
只有最謙卑的父母才能看到下一代獨特的美,也只有謙卑的父母會認知自我的侷限,知道給予能力外,還要為他們引進能量與典範,學習生命的智慧
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 父母不是 最好的老師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一顆被丟到土裡,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台灣少子化一年比一年嚴重,得到太多關愛的孩子,因為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 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同時間,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卻也在增加中,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也沒有方向。父母需要更多教養的協助,易子而教、跨國交換家 庭、同村共養的潮流正在台灣各角落發生。放手真的很難,但放手後,渾身髒土的種子卻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花朵。
【文/李雪莉】
趁著週末,台北市梁醫師夫婦開車帶著國一和小五的一對女兒,沿著苗栗中海拔獅潭山區走去;途間藍腹鷴咕咕的叫聲劃越濃密的森林,引擎熱烘烘的車子停在方圓兩公里只有幾戶人家的莊園前。
梁醫師一家人不是來度假的,而是準備把女兒「寄放」在朋友陳香秀的家裡,來個「易子而教」的計劃。
都市家庭能給的生命體驗較單一,而且容易有過度溺愛孩子的情形。於是,在這短短的週末,他們的女兒們得跟著主人的孩子們,撿木柴、折樹枝來煮熱水,同時到菜園拔草、施肥、打掃羊舍、洗自己的碗。
擔任教師十多年的苗栗仁愛國小主任陳香秀,深刻感受這代小孩在中產父母的教養下,因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她的屋子裡,不管哪家的孩子,都得共同分擔家中勞務。
原本不習慣動手的都會孩子,換了環境,行為和態度也轉換了。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
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都讓父母、單親爸媽、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這一點,日本走得比我們早了多年,而且付出很大的代價。
全球知名的國際動畫大師宮崎駿,在電影中總傳達環保、反戰、希望和愛的概念,是許多父母和小孩心中的好老師。但前年他的兒子宮崎吾朗來台宣傳時,卻在媒體前如此形容宮崎駿,「他是一百分的導演,卻是個零分的爸爸。」
宮崎駿也曾在他的書《出發點》提到自己是過度工作的父親,經常深夜返家,養育兒子的工作幾乎都交給妻子負責。
他的動畫是許多父母好的教養題材,但本人卻因忙碌而無法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
日本過去的教養困境,目前也籠罩著台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透過國際扶輪社到宜蘭頭城寄宿、學中文的十九歲墨西哥女生馬文,就觀察到台灣父母的忙碌。
她和其他外國學生,三個月會換一個寄宿家庭,其中有不少家庭是週一到週五看不到爸爸或媽媽的景況。「台灣的家庭很少聚在一起吃飯,親子見面時嚴肅又有距離,沒真正的對話和交流,」習慣墨西哥大家庭生活的馬文說。
但在墨西哥,馬文父母會趁著孩子兩點下課時,小溜回家一起吃飯、談天,之後再回去工作,彼此很親密。台灣的家庭文化顯然給馬文不小的文化衝擊。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
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如果參觀過托兒所,有些畫面是很難忘懷的。五歲的孩子進到托兒所裡,一屁股栽坐地板,倚著牆角雙腳打直,眼睛偶爾瞟著老師,再瞟回自己的鞋子,似乎等著老師幫她脫鞋。
就這樣師生彼此拗了二十分鐘,僵持不下,老師大聲喝令脫鞋,學生才施點力氣把鞋脫掉。
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感受到下一代被照料得太好,她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把我們照顧好。」
她也提及,有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你脫啊、你拿啊、你餵啊」,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一位台北市北區的國小美術老師就抱怨他收到的美術作品,幾乎是家長代勞,「好像在改家長的作業」!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也延遲成長。
原子化的家庭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媒體人陳安儀前陣子陪著女兒參加班親會,現場一位父親舉手向老師提問,「能不能把課後輔導延長到八點?」
在七年前為照顧孩子辭去工作的陳安儀說,「外包教養」已是雙薪家庭的普遍現象。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兩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現象,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 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范佩貞,長期觀察台灣資優的醫學院學生家庭。
以陽明醫學院學生為例,學生父親為醫生的比例高達一五%以上。她的研究形容,醫生家庭普遍屬於高成就取向,特別是母親若是專職家庭主婦的「醫師娘」而且與 先生教育程度差別大者,容易把孩子的成就等同自己的表現。「一旦孩子在學業上失敗,就會壓垮母親,子女也容易挫折、沮喪,」她說。
孩子就像一把拉得很滿的弓,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把一生奉獻給原民部落,在蘭嶼和台東部落擔任校長的鄭漢文就深刻反省原漢價值的差異,「孩子成長過程不能只有能力的給予。」
他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人的烘托,但現代父母太強調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與他人競爭,卻忘了要學會尊重、學會秩序、學會讓步、懂得彈性與伸縮。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的父母或原子化家庭,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其中,有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 現代的同村共養,建立家庭聯盟。(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緊鄰太平洋、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這幾年重拾部落「同村共養」的精神,學校、教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概 念,鼓勵孩子不只跟同儕做「水平」 學習,也向大人進行「垂直」學習,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早在六○年代就有人以義大利城鎮做研究,發現當一個城鎮緊密的時候,生活其中的人心臟病的比例少了,人們因為彼此支持,孩子也很難變壞,整體學習氣氛也較樂觀。
多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仍是總統夫人時,就提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同村共養)的概念,認為孩子必須在社群的照顧下才有健全人格的可能。
台灣過去的農村、眷村原本就提供群體生活、多種典範的環境。
前陣子由王偉忠製作,收視破六%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說的是眷村故事。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包括王偉忠都承認,緊密的鄰里、社群就像個大家庭,有彼此扶持的溫暖。
《魔戒》譯者朱學恒是少數有眷村經驗的六年級生。他回憶眷村擴展了他的生命經驗,當他出了校園,反而容易跟跨年齡、跨背景、跨文化的家庭互動。「有人家很 窮,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朱學恒回憶。
冰冷的都市中產家庭或許無法複製農村或部落的環境,但重建社群不是不可及的夢想。
七年前,陳安儀號召網友成立台灣第一個母乳協會,讓母親彼此經驗交流、分享育兒經。
為了幫大女兒找玩伴,七年前她更組織了「Play Group」(PG);PG主要的目的是幫孩子找玩伴,同時減輕母親帶孩子的寂寞。參與PG的母親經常在週三的午後,帶著孩子們到植物園賞花、或在家裡烘焙蛋糕、甚至開車野遊玩沙。
之後,台灣各地陸續出現數個不同類型的PG;有些PG強調七歲前不給孩子看繪本與電視、不提供塑膠玩具;有些則像陳安儀的PG強調人際互動、接近大自然。
這種多元社群的確為親子關係帶來正面動能。
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趨勢二 易子而教,多元的學習典範。
這概念源自《孟子》〈離婁〉篇,認為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
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當更多家庭聚集,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
范佩貞指出,和課本或知識相比,人們的確容易接受活生生的身教,「在複雜環境裡,幫孩子尋找能接受的role model(榜樣),更顯重要。」
其實,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特別有效。台北市開平餐飲學院,就有易子而教制度的設計。
當學生違反校規,學校請家長申請學生觀護,由校內受過心理諮商等課程訓練的父母,擔任犯規孩子的指導員。
開平創辦人夏惠汶表示,會出現問題的孩子,通常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出現停滯。
在易子而教的過程中,孩子面對另一位新的教養者會較寬容,新的教養者提供的意見對孩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開平家長會會長廖惠生和兒子廖偉廷的父子關係,就在易子而教中被修補。
廖惠生曾是個掌控欲強的父親,無法忍受兒子無節制地玩線上遊戲、吃垃圾食物。他曾公開分享當時的心情,就是「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為我眼中的好小孩。」
進了開平後,廖惠生跟著夏惠汶學習親子共學的課程,他也擔任校內其他學生的指導員,理解同年紀孩子的迷惘與心情。
現在的廖惠生比較放手了,跟兒子的關係也不再緊張。為了支持兒子到義大利進修學廚藝的夢想,他還和兒子一起學義大利文,當起同班同學。
趨勢三 透過志工活動、生活的經營、大自然的相處與孩子對話。
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我希望他們最記得,一家人在大學校園,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在看書的畫面,」他說。
家不是硬體的房子而已,而是有溫馨、記憶感的「家」。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 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已開始規劃與孩子的活動與相處: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 服務。
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灣山區一些貧瘠的大石壁上,偶爾會發現綠紅交錯,外形像電風扇葉片的小毛氈苔,它的葉片上有許多腺毛,上頭有一顆顆像珍珠的圓點。
小水珠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彎下腰或雙腳跪地,拿放大鏡燈照在水珠上,才能看到狀似晶瑩剔透的珍珠。
每位孩子就像大地巧妙造出的小毛氈苔。
只有最謙卑的父母才能看到下一代獨特的美,也只有謙卑的父母會認知自我的侷限,知道給予能力外,還要為他們引進能量與典範,學習生命的智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